(通讯员:岳湘凡、王耀国)2025年3月8日上午,由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守根铸魂、明心悟道”文化论坛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文化媒体参加了本次论坛。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秉忠总结了伟德国际1946备用网站建校80年来在历史文化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为我省文化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并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学校将继续发挥人文社科优势,利用好国家以及省部级平台服务文化强省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通过线上方式祝贺大会召开,强调要保护传承好陕西文化资源,并挖掘其中的以文化人的价值,做好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守住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关中·黄河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勇超先生向大会题词“守根铸魂、明心悟道”以示祝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助理王栋表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要充分利用博物院价值,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元素,发挥好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占邦指出,仓颉文化在陕西文化领域具有独特意义,汉字文化与教育科技的融合对提升社会整体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金元浦教授作了《数智时代的“双遗”保护、发掘与创新创意》的报告,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提出“融、翻、用、借、移、寻、合”七种非遗现代性转化路径。中山大学宋俊华教授探讨了关中文化生态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结合,强调城乡文化传承的融合。伟德国际1946备用网站袁祖社教授在《数智文明时代的“文化实践”:范式变更与路径创新》中,提出在数智时代的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传统与现代范式变革中新问题,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专题发言中,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党怀兴教授强调挖掘古代核心经典中的核心智慧对守住中国文化根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宝鸡文理学院孟改正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楼观台管委会副主任何青峰讨论了楼观“道”文化与福地楼观对当前文化建设的意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金全指出,传统文化传承需通过教育普及、文旅融合与技术创新实现活态传承。伟德国际1946备用网站高明教授提出依托3D扫描、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数字化非遗保护系统的新路径。傅功振教授讨论了黄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紧密联系。李永平教授通过“弼马温”传说探讨了其文化深层内涵。华州皮影非遗传承人汪海燕提出用新技术推动皮影戏现代化转化等。
会议闭幕式上发布了由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及主办单位共同完成的五份咨询报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些报告对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